首页 >> 信息中心>>

夏季"三高"人群疾病多发 空调降温别太低

文章时间:2015-05-21 15:32:51 
  夏季已来临,近期海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5℃,空调降温已成为家庭和办公室的常态。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德指出,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大,再加上夏季饮食习惯的改变,会使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起伏不定,变化多端。那么,“三高”(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人群该如何调整,才能顺利度过夏天呢?

  夏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期

  “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夏季天气热,血压会降低,病情会相对稳定。其实不然,夏天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王德表示,进入5月下旬,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升高,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明显上升。

  王德说,在酷暑时节,身体为了散热,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大脑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同时,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所以,高温天气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比较难受,会感觉胸闷、喘不过气来。

  有些“资深”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天气转热,同样的药,吃少了血压依然可以控制得很好,甚至可以达到正常水平。这是因为天气变热,血管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而扩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小,同时人在夏季又容易出汗,血管内的水分相应减少,血压自然会降下来。

  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缓解期”也不能松懈,因为这个时候血压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特别是由于空调的使用,室内温度会一下子降到23℃或26℃,温差过大,会影响到人的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忽高忽低,轻者让人头晕,重者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所以,一方面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要太大,另一方面要经常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变化请医生调整药量,切勿自作主张减少药量。

  室内外温差小于6℃为宜

  “天气热,人们出汗较多,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就会更高,更容易发生心梗或中风。”王德指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现在空调的使用非常广泛,很多人忽视了空调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当人们从炎热的屋外进入空调房间时,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心律失常、血压升高,这些原因使得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容易在炎热的夏季高发。

  因此,空调降温有一个原则要把握好:室内外温差以小于6℃为宜。最好是使用风扇慢慢吹,保持室内通风。同时,要做到不渴也要常喝水,等口渴了,身体已经缺水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需要主动补水,可饮一些用金银花、菊花泡的茶水,既解渴消暑,又有降压的功效。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补水

  天气炎热会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动,尤其容易出现低血糖。这主要是因为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其他季节多,消耗的糖分也相对增多。同时,人体在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胰岛素的分泌量也比其他季节相对多,容易造成血糖偏低。

  另一方面,酷热也会间接导致血糖升高,其原因是夏季水果和饮料的摄入比其他季节多,面对西瓜、哈密瓜等清凉解渴的水果以及冰冻的碳酸饮料,如果忍不住馋嘴的话,血糖自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上升。

  医生表示,糖尿病患者要想顺利度夏,一定要适当补充水分,每天至少饮水1500~2000毫升,分次饮用,切不可怕多尿而不饮水,但要注意不能狂饮,尽量选择温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无糖或低糖饮料,不可贪饮凉水、冰水,以免引发腹泻,造成代谢紊乱,血糖不稳定。

  此外,夏季要加强血糖监测,除了常规测定空腹血糖外,更要重视餐后两小时血糖的监测,并做好血糖记录,定期到医院检查。

  王德提醒,多喝水,对于血脂高的人群更为重要。同时,要控制冰激凌、高糖刨冰、甜味冷饮等的摄入量,因为这些食物都很容易造成体内糖分浓度增高,导致血脂也跟着升高。虽然食物应以谷物为主、粗细搭配,但也不要因为夏季的到来而过分对油腻肉类食物失去兴趣,用豆类等植物蛋白与鱼肉、鸡肉等动物蛋白搭配可以保证体内的营养均衡。

  另外,夏夜的路边烧烤备受人们青睐,但当你左手拿着烧烤串,右手拿着冰镇啤酒畅饮时,要给您提个醒,想要预防高血脂,每天酒精的摄入量就要少于30毫升(相当于1瓶啤酒),吃烤串时切忌大把地放盐,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4~6克。(记者 侯赛 特约记者 汪传喜)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波澜
分享到:

中国家电在线著作权声明中国家电在线一直尊重作品的版权,网站的所有内容均由其内容合作方提供。转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48号)第三条之规定。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已转载或摘编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转载有疑议,或对作品的真实性持有其它不同观点,请您发送电子邮件至中国家电在线内部信息部。 中国家电在线在网上传输的所有内容均由内容合作方提供,该等内容合作方负责其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推荐打印声明评论

【如果出处引用错误,请与此信箱联络

查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昵称:    验证码:

中国家电在线文章评论声明:请您对您的言行负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我们会对您的IP进行记录。此评论只代表读者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家电在线立场。
 
中国家电在线推荐
相关文章
 焦点新闻
 精彩专题
 各地动态
 使用技巧
 产品导购
 一周点击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