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智能时代:长虹电视拿什么突围?

文章时间:2013-07-23 10:45:48 
  一款小小的“超级语音浏览器”,在智能时代,到底能给中国家电行业、能给长虹带来什么?

  日前,全球首款超级语音浏览器成功问世,并将“全面刷新并重新定义中国智能电视产业规则”的新闻,迅速引发热议。

  不少互联网人士,对于长虹在智能时代的表现普遍采取了“不看好的态度”。认为其“超级语音浏览器”不过是一款带有浓厚“制造企业情结”的互联网产品,根本不了解年轻人的真正需求,显然会遭遇“昙花一现”。

  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褒奖有加”。认为这一产品代表了“拥有60年消费电子产业沉淀”长虹的水平,这将成为长虹在智能时代中国电视机产业再度复兴的“重要信号”,将硬件制造商的实力,与软件开发者的思维,面向消费者需求进行了全面融合后的释放。

  不过,面对近年来制造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纷纷落败的案例不在少数,目前尚未出现一家成功从“制造业向互联网”转型的企业案例。对于偏安中国“西南内陆”的长虹来说,又如何能够建立“智能基因”,又如何迎合“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求”?

  前后围堵十面埋伏

  自去年以来,乐视网、小米科技、百度爱奇艺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开始借助“智能”跳板,抽身从互联网内容增值运营商,进军传统电视机行业。更早时候,包括联想、冠捷等PC企业,早已经“不动声色”推出各自的智能电视机产品。

  进入智能时代,电视机已经不再是那个长虹所熟知的传统电视机行业,而是一个让互联网、IT等非电视机企业都“跃跃欲试、垂涎三尺”的全新产业。

  在中国之外的市场上,谷歌、苹果,甚至包括脸谱、推特等互联网企业,都表露出对进军电视机领域的“野心”。谷歌的机顶盒已经上市销售,而苹果虽然还在摸索从智能手机向智能电视最佳的跨界渠道,但其欲借智能改写电视产业品牌格局的雄心未曾改变。

  这一切,均源自于智能时代,基于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推动,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的“三屏合一”。谁都想借助“三屏融合”趋势的引领者,以及这一趋势的整合者。

  当然,对于长虹来说,显然不甘心在智能时代,被那些外来的互联网、IT企业们抢夺“智能电视”这块大蛋糕。

  面对小米手机仅通过网站销售就创下上市一年700多万台的销量,面对乐视网的乐视超级电视还没有上市,就已经搅得整个电视机产业“不安宁”。同样,还有小米电视、百度爱奇艺等一批即将上市销售的智能电视新军,长虹到底又如何能抢夺这块蛋糕的最大那块?

  更不容小视的是,不只是长虹要做智能电视的先军,包括海信、三星、TCL、索尼等一大批中外传统的电视巨头们,也都不是“吃素的”。

  用“十面埋伏”来形容当前长虹在智能时代的竞争格局,并不为过。在这种格局之下,长虹到底凭什么突围?又有什么软实力、真功夫来应对这种复杂而多变的商业竞争格局?

  连苹果电视都没有成功

  在从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世时,就发布的“智能电视”计划。如今,苹果的智能手机已经推出第5代,而苹果的智能电视连影子都没有。

  在一些互联网企业来看,苹果智能电视“难产”背后,一边正是智能电视业态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智能手机、电脑的商业竞争环境。另一边则是在智能电视时代,苹果还只是一件硬件制造商,其虽然拥有强大的软件整合实力,并取得在智能手机上的巨大成功,但其对于智能电视本质的把控,却还没有摸到“门道”。

  的确,面对当前乐视超级电视的商业模式和运营体系,与长虹这样的传统制造商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前者将电视制造环节完全包围,而是立足于自身对内容的把握,以及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和用户使用习惯的研究,以内容为主导建立了一套名为“内容生态链”体系,不是基于硬件赚钱,而是要通过后期的持续更新内容等增值服务赚钱。

  对于长虹的这样过去60年来,一直“依靠硬件持续升级,硬件赚取薄利”的企业来说,互联网是个陌生的领域,而智能时代更是一个“招无定式、术无定形”的全新领域。特别是面对当前硬件的高度同质化现状,富士康这样的国际化代工企业,完全可以承接来自小米、乐视,甚至包括苹果、谷歌这样的企业订单。

  如果继续坚持“硬件升级”的单边发展道路,就这种格局来看,长虹、海信、TCL甚至包括三星、索尼这样一大批的传统电视机企业,未来的命运终究逃脱不了沦为“全球化电视机生产工厂”命运。

  但是,从传统的硬件制造商,向新兴的内容、增值服务等软件服务商转型,对于长虹这样的传统企业来说,显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这就属于“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竞争”,显然是不自量力。

  这就是尴尬的现实。正如一位彩电老总说所,“在智能时代,让我们去跟互联网企业拼电视内容,肯定不告谱。因为,我们买个版权,都有可能遭遇陷阱。去做一些面向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网络营销,更不是我们的善长。所以,我们现阶段只能是立足硬件优势,吸收软件、系统、内容等服务商的长处,进行资源整合”。

  从硬件整合软件,变得“软硬兼施”,这又谈何容易啊?过去三年多年,苹果智能电视难产的症结,应该也正是在于此吧。虽然,苹果比一般的传统电视机制造商,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内容商店,但是苹果也把握不准电视机的属性和真正的消费需求。

  长虹到底有没有智能金钢钻?

  因为一款智能电视浏览器,就让长虹身陷舆论涡流的中心。这说明,长虹的“超级语音浏览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现有的智能电视市场上,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如果不是这一次的“超级语音浏览器”事件,很多人并不知道,原来长虹面向智能时代的布局,早在2004年赵勇,这位清华大学第一位博士后董事长全面入主长虹之后,就已经拉开。

  但是回到智能化市场,对于长虹来说,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超级语音浏览器是不是抓住智能电视市场主动权的突破口,在整个智能化浪潮中占据几成比重?第二,智能化时代,到底是由硬件制造商,还是互联网内容商,或是软件服务商主导,长虹在这一轮浪潮中又能扮演哪些角色?

  当前,围绕智能时代的较量,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是“软件决定硬件”,甚至还有更激进的观点就是“硬件已死”。这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硬件制造商”长虹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更加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之下,主流消费人群也在发生“迁移”。从一开始就培养并抢夺80后、90后、00后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显然在吊足消费者胃口、贴近消费者服务等方面,更有先天性的地缘优势。

  重重阻力之下,长虹的“超级语音浏览器”到底如何具备“智能基因”,到底如何满足一批从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主流消费群?答案需要还没有完全揭开。

  不过,有一点需要可以肯定,过去几十年以来国内电视机产业的升级换代,完全是硬件制造商在推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电视机不同于电脑、手机,它不是一个人的玩偶,而是一家人甚至一群人的娱乐中心和平台。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互联网企业的乐视,还是硬件制造商的长虹,其最终吸引用户的方式应该是产品本身,以及产品之外的增值服务。

  因此,无论是在传统经济时代,还是在智能时代,围绕消费者需求建立可靠的产品,以及围绕产品的一套完善服务体系。作为一家拥有60多年历史的传统企业,长虹见证了几代国人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更把握了对数亿消费需求的掌握能力。

  正在步入正轨的智能化时代,也开始释放出“软件+硬件+服务”的多元化扩张势头,并不是简单的软件驱动硬件,也不是硬件与软件共同驱动,而是基于用户需求倒逼下的立体化扩张。这与近年来长虹积极打造的“智能基因”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来源:赛迪网)
                                                                 编辑:波澜
分享到:

中国家电在线著作权声明中国家电在线一直尊重作品的版权,网站的所有内容均由其内容合作方提供。转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48号)第三条之规定。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已转载或摘编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转载有疑议,或对作品的真实性持有其它不同观点,请您发送电子邮件至中国家电在线内部信息部。 中国家电在线在网上传输的所有内容均由内容合作方提供,该等内容合作方负责其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推荐打印声明评论

【如果出处引用错误,请与此信箱联络

查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昵称:    验证码:

中国家电在线文章评论声明:请您对您的言行负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我们会对您的IP进行记录。此评论只代表读者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家电在线立场。
 
中国家电在线推荐
相关文章
 焦点新闻
 精彩专题
 各地动态
 使用技巧
 产品导购
 一周点击率排行